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,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,国产真人无码作爱,无码一码二码三码视频在线

古詩中的消暑良方

2025-08-05 13:49 來源:今晚報
查看余下全文
(責(zé)任編輯:韓璐)
首頁 > 資訊 > 正文

古詩中的消暑良方

2025年08月05日 13:49   來源:今晚報   趙柒斤

“暑景方徂,時惟六月。大火飄光,炎氣酷烈”“赤日炎炎似火燒,野田禾稻半枯焦”“永日不可暮,炎蒸毒我腸”“南州溽暑醉如酒,隱幾熟眠開北牖……”古人筆下的酷暑,燥熱、凄苦得令人恐怖。

在沒空調(diào)的古代, 山林樓寺、臨水亭榭,自然成為納涼消暑的好去處。文人墨客一邊用文字控訴酷暑的燥熱與煩惱,一邊又用詩詞歌賦記錄躲避和消弭燥熱的情趣,實乃相輔相成、妙趣橫生。

詩仙李白每到酷暑,就喜歡一個人往大山里“躲”,過著曠達瀟灑且不為禮法所約束的逍遙生活:“懶搖白羽扇,裸袒清林中。脫巾掛石壁,露頂灑松風(fēng)?!毖谉岬南奶欤慷眠@幅生動的消暑休閑圖,一番悠然自得的閑趣便躍上心頭。

與李白相比,唐代著名詩人、音樂家王維的“山中消暑”堪稱一絕,他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期,干脆跑到終南山中蓋了一座“竹里館”:“獨坐幽篁里,彈琴復(fù)長嘯。深林人不知,明月來相照。”王維并沒刻意地涂飾,而是巧妙地運用“獨坐、彈琴、長嘯”三個動作和“幽篁、深林、明月”三個景觀,使得外景與內(nèi)情泯合無間、融為一體,令消暑閑趣表現(xiàn)出清幽寧靜、高雅絕俗的境界。

相比李白用浪漫的“魏晉風(fēng)度”對抗酷暑,唐代詩人高駢似乎“文雅”得多:“綠樹濃陰夏日長,樓臺倒影入池塘。水晶簾動微風(fēng)起,滿架薔薇一院香?!痹娙苏驹隍滉栂碌纳酵ぶ?,盛夏特有的靈動與生機映入眼簾,別有一番情趣涌上心頭,心情自然怡然舒爽。

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學(xué)家王安石也喜歡到山中避暑,宋代著名藏書家葉夢得筆記《避暑錄話》說:王安石“畜一驢,每食罷,必日一至鐘山,縱步山間,倦則即定林而睡,往往至日昃乃歸,率以為常。”

唐代詩人白居易卻偏好在“樓”和“寺”里消暑:“海天東望夕茫茫,山勢川形闊復(fù)長……能就江樓消暑否,比君茅舍較清涼?!碧颇伦陂L慶三年(823年)的一個夏天傍晚,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在“江樓”上招待朋友時,極目遠眺,觸景生“涼”,海、天、山川、燈火、星河、風(fēng)雨、樹木、月下的“霜”等意象,通過藝術(shù)手法對接成一幅疏朗悠遠的山水畫,凸顯出人情之美的同時,還透射出一股清涼氣息。白居易還喜歡到禪寺避暑:“人人避暑走如狂,獨有禪師不出房。非是禪房無熱到,但能心靜即身涼。”四句詩全是大白話,卻蘊藏著“心靜自然涼”的人生至理。宋代詩人梅堯臣也在《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覺寺避暑》中寫到:“高樹秋聲早,長廊暑氣微。不須河朔飲,煮茗自忘歸。”古寺中,高大的樹木帶來秋天般的涼爽,幽長的走廊已令暑氣變得式微,只需要煮一壺茶慢慢品就能心靜身涼。

也有人認(rèn)為,最好的避暑方式,是“親水”。唐代詩人韓偓天剛亮就急不可待地跑到“野塘”旁乘涼:“侵曉乘涼偶獨來,不因魚躍見萍開。卷荷忽被微風(fēng)觸,瀉下清香露一杯?!碧鞗?、風(fēng)涼、露涼,連荷花香氣也清涼,一種清涼的野趣,讓人流連忘返。唐代詩人杜牧也喜歡池塘邊納涼:“菱透浮萍綠錦池,夏鶯千囀弄薔薇。盡日無人看微雨,鴛鴦相對浴紅衣?!倍拍涟严奶斐靥林猩鷻C盎然、雜呈眼底的景物剪裁組合,向人們展示了一幅清幽而妍麗的“避暑畫”,動與靜、聲與寂,相輔相成,繪滿野趣。而北宋名相韓琦則寫出了淡泊悠然的情懷:“盡室林塘滌暑煩,曠然如不在塵寰……酒闌何物醒魂夢,萬柄蓮香一枕山?!彼资慷嘟韫芟业取巴馕铩毕蚕奶?,韓琦卻不借外物,更不需要逃入酒鄉(xiāng)以求忘憂,只以林間池塘的水氣和沐浴清風(fēng)自娛,便讓一家人擺脫塵寰的燥熱與煩惱。這種恬然自足、任隨自然的理趣,含蓄蘊藉,超塵拔俗。

古代文人墨客創(chuàng)作的消暑詩,描繪了一幅幅避暑納涼圖,不僅讓人體察“趣”從詩中出,也使現(xiàn)代人明白:懂得生活情趣之人,無論置身何處、何情何景,都能品味到草木的清香、清風(fēng)的無價、濃蔭的饋贈,身在其中,何來暑熱煩躁之感!


(責(zé)任編輯 :韓璐)

分享到:
·延深閱讀